如果我们要弄清楚域名、服务器、IP、网卡和网站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WEB的工作流程。
Web工作流程,用户访问网站时经过哪些流程?
输入域名->回车->网页内容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上。以上流程是用户在表面层面的感知,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却远不止这些流程,具体流程如下(以下流程只是精简流程,该技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输入域名->回车,用户的系统会在本地显示这个域名->找到这个对应的IP域名->然后是该远程服务器的地址要访问网站的地方->浏览器发送请求(获取什么页面)->远程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将页面发送到用户浏览器->用户浏览器复制该页面的HTML解析并渲染它->页面最终显示给用户。关系排序
服务器(硬件)
服务器是硬件设备,网站必须部署在服务器上,所以没有硬件支持网站没有提及。
网卡(硬件)
网卡作为计算机上的硬件设备,无论是客户端(用户的计算机)还是网站服务器,访问互联网都离不开网卡。
是的,如果没有网卡,这辈子就无法上网了。
IP
有了电脑/服务器和网卡,连接到运营商的网络后,网络运营商会给你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公网IP和客户端电脑。
服务器计算机将检测到。
IP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份证,代表了互联网上某台机器的唯一编码。
域名
这里就出现了问题。
IP是一长串数字,例如:61.190.38.59。
如果我们想要访问对方的电脑,直接输入IP就可以访问。
但记住起来很麻烦,所以通过域名和IP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容易记住的域名反向解析IP,然后找到目标机器。
互联网。
网站(软件)
网站实际上是一个接收用户请求然后进行处理,以便用户得到处理结果的系统。
如何理解大型网站的一个域名匹配多个IP?
网站域名只有一个。
像百度这样的公司拥有数千台服务器。
不能用一个域名绑定上千个IP。
它是如何完成的?
其实是这样的:
一个域名可以解析到一个特定的IP,然后这个特定IP的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转发给N个服务器。
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服务器上,专业术语是“反向代理”。
例如:
如果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想做某事,所以他会找到相关部门,比如技术部,总裁会找到技术部的总领导说,“我想做点事”。
技术部领导收到工作后,将工作分解并分配给技术部各人员并发回给董事长。
这时,技术部总领导充当“逆向代理”,将任务分配给下属,完成案件后,再反馈给董事长。
就你提到的数据冗余问题而言,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是冗余的。
虚拟主机上的多个域名如何在多个网站中定位特定域名?
假设一台高端服务器,我们用它创建200个虚拟主机,这200个虚拟主机可以关联200+个域名,每个域名对应1个网站。
具体位置如何?
WEB服务器系统(例如:Nginx、IIS)上的每个网站都会绑定相应的域名,这样200个域名就会被解析到同一台服务器、Nginx和IIS的IP。
可以获取用户请求的域名,从而定位到具体的网站。
一个公网IP可以匹配多个后端主机吗?
是的,这就是“反向代理”的作用。
将一个公网IP解析到某台服务器上,然后在这台服务器上配置的规则就可以将请求分发到多台后端服务器上。
网络适配器与网卡的含义相同。
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NIC),英文称为NetworkInterfaceCard。
在网络中,如果一台计算机没有网卡,那么该计算机将无法与其他计算机通信,也无法接收服务器提供的任何服务。
如果一台服务器没有网卡,就不能称为服务器。
因此,网卡是服务器的必备设备,就像普通PC(个人电脑)需要处理器一样。
我们通常在PC上看到的网卡主要用于将PC连接到局域网(LAN),而服务器网卡则用于将服务器连接到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高级信息
网卡基本功能
1.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发送时,上层传过来的数据加上头和尾,成为以太网帧。
接收时,以太网帧的帧头和帧尾被剥离,然后发送到上层。
2.信道管理主要通过CSMA/CD协议(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带有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的多路访问)来实现。
3.数据编码和解码
这就是曼彻斯特编码和解码。
其中,曼彻斯特码又称数字双向码、相位码或相位编码(PE),是广泛使用的二进制码串编码方法之一。
物理层使用它对同步设备的时钟和数据进行编码。
比特流。
在通信技术中,用于表示传输比特流中数据和定时信号组合的代码。
常用于以太网通讯、列车控制、工业总线控制等领域。
链接来源:百度百科、网卡。
链接来源:百度百科、服务器网卡。